也就是在台北陰鬱悶熱的夜裡,某種半透明的思緒來襲,輕輕攏著桌上讀不完的一疊書。

各種力學、結構,土木是工程的起源、靈魂的脊梁,最接近藝術的工學院科系。

 

 「我們不是在複製,我們在創造。」

 「我們其實不奢望被任何人想起,那些他們日常交通的捷運、道路,乃至夜裡盞盞催歸的燈火,都是土木工程所創造的;我們唯一希望的是,這城市裏千萬人,人人都因我們的努力而有了更舒適方便的生活。」

 

這也是我當初進土木系的初衷。

DSC01391  

(大一在五股楊梅高架時工參的照片...)

就是在這次工參以後,我決定進入交通組。

DSC02449  

(那時候曾經一個人拿著小相機,坐上2012年初剛開通的新蘆線,每一站都下車拍照直到最末站。)

交通是一個城市的樞紐,除去本身的硬體設施,各種動向交通、號誌間距安排皆成為影響動線順暢與否的因素,為著這種想改變的心情,當初立下的志向是交通組。

這已經是2011年底的事了,在現在的2013年,五股楊梅剛開通不久,塞車的路線從桃園段下到了新竹段,這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。

後來這件事跟爸媽說了,我爸很不贊同,認為依我的腦袋有能力去讀更好的組,何必將交通組立為目標?

溝通之後,我爸希望我能再想一想,但是會接受我的意見,我的第一個目標就這樣暫且定下來了。

對,是 「暫且」。

當然在大一上寒假到大二上結束這段時間,我一直都是抱著這個目標在前進。雖然因為路上發生了很多事,導致求學過程並沒有很順利,這又是另外一個很複雜的事了......。

但總之,在我確切地認知自己已經快走完大學生涯的一半,我修上了一門課,結構學。

這門課一開始老師開宗明義的說,

「沒有結構,房子是蓋不起來的。」

老實講,這句話有點震撼到我,我們身邊所有的東西,從寢室的梁柱到整棟宿舍、隔壁的小七、更遠處的101,如果這所有東西的根本,都來自於這一門課,那這一門課該有多重要啊?

我這樣想著,然後心開始傾向結構組。

所以我以後有可能會往結構組走去,雖然不確定是不是有這個能力。大一下還年輕,發生那些感情上的問題時還不知所措,連帶地影響了課業,導致現在很多書都要讀得比別人久,又接了不少外務,可能這也是我最近讀書,一直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的主因之一。

不論如何,我希望自己可以記住這一句話:

「土木是這世界上最重要的工程,沒有土木,人類就沒有文明。我們做的不是無關生命的工程,學識或計算上的判斷失誤,是會死人的,土木工程師對此責任重大。」

這是一個夢想,就算未來的路再拗折,我不希望成為對這個社會沒有絲毫貢獻的人。

任重道遠啊任重道遠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洪,2013 02:50台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